截至2019年底
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
但健康预期寿命仅68.7岁
这也就意味着
我国居民平均有8年的带病生存时间
怎样与疾病智慧“相处”?
采取哪些措施能提升带病生存的生活质量?
听众来信
“我和老伴儿都70多岁,感觉身体大不如以前,跑医院的时候多了,外出旅行的机会少了,药越吃越多,吃饭的胃口却越来越差......有人说老年是迟暮黄昏,老年人哪有身体没病的?我们老两口的身体底子还行,也就是一些慢性病,但就这样腻腻歪歪地度过余生,不甘心。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”
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、湖北之声
联合推出的健康长寿36计
请听第32计《“带病生存”有智慧》
听武汉大学医院主任医师
廖皓磊教授为您讲解
《健康长寿36计》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和湖北之声联合出品
廖皓磊
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武汉大学医院主任医师。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巡讲专家、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、武汉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。
带病生存是一种“新常态”
慢性病顾名思义就是患病的过程是缓慢的、日积月累的。健康知识的缺乏及自我健康管理素养不足是大多数老年人“带病生存”的原因。除家族遗传、居住环境等不可逆的原因外,慢性病的患病率60%与生活方式相关。
据统计,我国80.9%的家庭人均日食盐量超过6g,83.4%的家庭人均日食油量超过25g,52.8%的居民日摄入钙的含量不足800mg,47%的男性仍在吸烟,17.4%的人过量饮酒,而参加锻炼的人的比例却很低。以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老年人肥胖超重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,进而诱发了慢性病,如心脏病、脑血管病、恶性肿瘤等,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所以说 “带病生存”是一种新常态,是一个普遍现象,有所区别的是每个人带的疾病不同,病痛对每个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。为了让带病生存的时间长一些,老年朋友们必须学会“与狼共舞”、与疾病共舞。
廖皓磊做客《湖北之声》直播间
廖皓磊:
首先要克服悲观情绪
对于慢性病,持有怎样的态度很重要。态度可以“加重”疾病,因为精神压力是一种负担,可直接作用在我们的身体上。反之,适度的态度也可以缓解疾病,顺其自然,坦然接受已经来临的,不惧怕什么。试着想一想,一个人能活到老,生命的延长本身就是一种福气,即便是带病生存,那也是岁月送给我们生命的“礼物”。从生长到衰老,每一段过程都给了我们不可多得的体验,而每一个个体对生命的独特体验都是不可替代的。
克服悲观情绪,一方面可以请教医生,合理用药,尽可能地控制住病情,病情平稳是调整心情的前提。另一方面要正视和接受自身的健康状态,正确的态度是面对客观不回避,接受现实不烦恼。
廖皓磊:
其次要优化生活方式
每一种慢性疾病的形成必定有因,这个因除了遗传基因等,主要就是你的生活方式。我们提倡优化生活方式,并不是盲目地改掉所有的生活习惯。就拿“管住嘴、迈开腿”来说,管住嘴怎么理解?以糖尿病患者为例,有的患者一查出糖尿病就不敢吃了,啥都限制,最后是饿死的。比如医生说少糖,于是把爱吃的巧克力、月饼、芝麻绿豆糕都戒了,生活没了乐趣,也没了童年的味道。其实只要控制好量,没有绝对禁止的食物,进食总量的控制才是主要的,饮食还是要求多样化。还有“迈开腿”,骨科医生说了步行控制在8000步左右,不能走一万步,于是有老年人不敢运动了,不运动怎么控制热量平衡呢?其实改变运动的方式才是关键,比如我们可以躺在床上或沙发上“空蹬”、可以游泳、可以骑自行车代替步行,这样既保护了膝盖也达到了“迈开腿”的目的。这就是带病生存的智慧。
廖皓磊:
要学会精准管理自我健康
老年人自身应该学会自我健康管理,而且管理要精准。利用健康自测点或家中设备,定期、持续监测自己的体重、腰围、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生理指标,并且掌握好方法精准测试。对于超重、肥胖及男性腰围90cm、女性腰围85cm以上的中心性肥胖,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、增加体育锻炼来控制,甚至逆转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。在饮食结构调整中,不仅要注意饮食多样化,还要注意盐、糖、油的食用量:每人每天摄盐不超过6克、糖不超过50克,油不超过25克。体育锻炼也要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,保持每周有5天以上的运动频率,每次运动在30分钟以上,心率达到(170减去年龄)次/分钟为宜。对于血压、血糖、血脂偏高的老年人,应先以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来降低“三高”指标,而对已经确诊为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的患者,就应该借助药物来控制,通过提高服药依从性来延缓并发症发生的时间,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。
廖皓磊:
要把“与病共舞”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
俗话说“久病成良医”。老年朋友们一定要牢记您不能白得了一场病,我们要做有心人,在治疗、调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,要把经验告诉您的孩子们,因为他们可能是您所罹患的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,这一点很重要。年轻人、中年人也应该关心父母的疾病,关注治疗全过程,及早优化生活方式,推迟患病年龄就是成果。如果每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尽早进行健康管理,那么全民健康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。
“健康长寿36计”由“活力滋源宝”友情赞助
由“景仙九九灵芝”特别支持
记者:夏叶
编辑:李爽
审核:孔习兰、高学良
监制:洪燕、刘征、李菁菁